[1] |
付锁堂, 付金华, 席胜利, 黄正良.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2): 33-44. |
[2] |
杨雨, 文龙, 谢继容, 罗冰, 黄平辉, 冉崎, 周刚, 张玺华, 汪华, 田兴旺, 张亚, 陈聪.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进展与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44-55. |
[3] |
李剑, 佘源琦, 高阳, 杨桂茹, 李明鹏, 杨慎. 中国陆上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及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03-417. |
[4] |
周正武, 刘新凯, 王延忠, 林中月, 马俯波, 于鹏, 姜振学. 保靖地区龙马溪组高成熟海相页岩吸附气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4): 73-83. |
[5] |
林青, 郝建荣, 王建新. 下刚果盆地Haute Mer A区块X-1井原油油源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4): 98-107. |
[6] |
郭 佳, 谢晓军, 刘世翔, 王一博, 宋 双, 胡文博, 王 龙, 廖计华. 南海曾母盆地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4): 99-107. |
[7] |
王永诗, 王 勇, 朱德顺, 丁桔红, 尚 冰, 朱家俊.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优质储层成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2): 28-36. |
[8] |
刘树根, 孙玮, 钟勇, 田艳红, 吴娟, 王国芝, 宋金民, 邓宾, 冉波, 李智武. 四川叠合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的形成和分布理论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1): 15-27. |
[9] |
何治亮, 金晓辉, 沃玉进, 李慧莉, 白振瑞, 焦存礼, 张仲培. 中国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领域[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1): 3-14. |
[10] |
焦方正,冯建辉,易积正,蔡勋育,何发岐. 中扬子地区海相天然气勘探方向、关键问题与勘探对策[J]. , 2015, 20(2): 1-8. |
[11] |
郑 民,李建忠,吴晓智,王 民,陈晓明,王文广. 海相页岩烃源岩系中有机质的高温裂解生气潜力[J]. , 2014, 19(3): 1-11. |
[12] |
谢楠. 缅甸睡宝盆地A井区始新统与渐新统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差异[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4): 66-70,8. |
[13] |
黄鹤, 沈安江, 吴海波, 王少依, 郭会坤, 倪超. 松辽盆地肇源—太平川地区扶余油层砂岩储层特征、成因及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1): 27-33,1. |
[14] |
齐兴宇, 王劲松, 卜翠萍, 高金慧, 宋海明. 济源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含油气远景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6): 13-19,2. |
[15] |
邓守伟, 贺君玲, 李本才, 刘华, 龚华立, 杨金辉. 吉林外围盆地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4): 13-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