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广昀, 王凤兰, 赵波, 孙国昕, 蒙启安, 王永卓, 梁江平, 方艳君.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战略[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1): 55-73. |
[2] |
金成志, 何剑, 林庆祥, 梅俭, 段彦清. 松辽盆地北部芳198-133区块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2): 218-225. |
[3] |
李超, 韩雪芳, 胡勇, 周军良, 闫涛. 浅水三角洲相多期窄河道砂体结构研究——以渤海海域渤中25-1南油田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43-49. |
[4] |
牟中海,马力宁,马达德,廖 锐,徐良威.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J]. , 2014, 19(6): 24-32. |
[5] |
马红岩, 闫宝义, 于培峰, 刘立新, 邵彦蕊, 龚红燕, 聂志昆, 李三良.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部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6): 25-33. |
[6] |
蔡敏, 金成志, 霍凤龙. 大庆探区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策略[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4): 71-74,8. |
[7] |
刘彦锋, 尹志军, 李进步, 张吉, 雷丽, 仲学哲.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苏49-01井区沉积微相建模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4): 41-46,6,7. |
[8] |
李昂, 陈树民, 张尔华, 宋永忠, 陈斌, 鞠林波. 大庆长垣高台子地区扶余油层低孔渗储层地震叠前描述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Z1): 139-147,175. |
[9] |
孙夕平, 张研, 张尔华, 陈树民, 谢占安, 李昂, 张明, 宋永忠, 胡英, 陈斌, 刘卫东, 周超, 方兴, 徐凌, 甘利灯. 大庆长垣萨尔图地区扶余油层低孔渗储层地震叠前描述[J]. 中国石油勘探, 2011, 16(Z1): 148-156,175. |
[10] |
冯志强. 推进科学勘探 创建百年油田——写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5): 69-72. |
[11] |
常冠华, 陈树民, 熊华平, 汤慧, 郭志勇, 闫海燕, 仲维鹏. 大庆油田油气勘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与特色[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5): 33-40,77. |
[12] |
冯志强, 杨庆瑞. 科学勘探突出强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找油理念[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5): 1-18,76. |
[13] |
黄薇, 陈树民, 吴河勇, 冯子辉, 刘振宽, 门广田. 技术进步对大庆油气勘探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5): 19-26,76. |
[14] |
崔宝文, 王永卓, 万新德, 苏致新, 孙涛. 深化油田地质和配套方法研究,发展勘探开发一体化[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5): 27-32,76,77. |
[15] |
韩殿杰, 李国会, 汪利, 万林. 科学勘探明确了“四个评价”的核心地位[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5): 41-45,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