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立宏, 韩国猛, 董晓伟, 陈长伟, 纪建峥, 马建英, 周连敏, 饶敏, 张睿. 歧口凹陷埕海高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形成机制与开发实践——以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1): 74-85. |
[2] |
冯庆付, 翟秀芬, 冯周, 刘朱睿鸷, 刘英明.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核磁共振实验测量及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167-174. |
[3] |
郭秋麟, 米敬奎, 王建, 李景坤, 李永新, 杨智. 改进的烃源岩生烃潜力模型及关键参数模板[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5): 661-669. |
[4] |
王龙, 张金川, 唐玄.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云岩地区长7段页岩气测井评价与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1): 129-136. |
[5] |
刘萍, 高振涛, 李晓娇, 马晓静, 岳伟, 刘俣含, 马彪, 丁瑞霞. 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6): 113-118. |
[6] |
王昕, 杨斌, 王瑞. 吐哈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1): 38-45. |
[7] |
成大伟, 袁选俊, 周川闽, 谭聪, 汪梦诗. 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7油层组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5): 117-126. |
[8] |
秦都, 黄桂雄,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52-61. |
[9] |
杨志芳,曹 宏,姚逢昌,晏信飞,孙卫涛,刘嘉玮,唐 刚,卢明辉,巴 晶. 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及应用[J]. , 2014, 19(3): 50-56. |
[10] |
余海洋. 长岭断陷火石岭组原型盆地恢复及勘探方向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2): 21-25. |
[11] |
高伟义, 林桂康, 李城堡, 蒋龙聪. 泊松阻尼因子在平湖地区储层流体检测中的应用——一种定量地震解释的新方法[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2): 50-53. |
[12] |
宫清顺, 黄革萍, 孟祥超, 朱超, 倪国辉.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3): 37-41,6. |
[13] |
牛聪, 刘志斌, 张益明, 何峰, 王志红. 基于密度分析的含气饱和度预测研究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3): 52-55,7. |
[14] |
罗智, 杨玉卿, 刘建新, 李国军, 曾学志. 南海西部油田低阻油气层成因及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1): 47-50,7. |
[15] |
申本科, 王雁刚, 李军, 吴洁, 季敏, 李茗. 海外油气田新项目储量评估中的储层参数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1): 51-5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