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广昀, 王凤兰, 赵波, 孙国昕, 蒙启安, 王永卓, 梁江平, 方艳君.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形势与发展战略[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1): 55-73. |
[2] |
刘合年, 史卜庆, 薛良清, 万仑坤, 潘校华, 计智锋, 李志, 马洪, 范国章. 中国石油海外“十三五”油气勘探重大成果与前景展望[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1-10. |
[3] |
伍松柏, 王学军, 杨万芹, 宁方兴, 徐桂华. 济阳坳陷盆缘地层目标勘探评价方法[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2): 13-20. |
[4] |
周东延. 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3): 19-31,36,7,8. |
[5] |
张守仁, 张遂安, 万贵龙. 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的有效方法——以北大港构造带东翼东营组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2): 38-43,61,88,89. |
[6] |
申文静.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油气运聚单元[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3): 45-50,7. |
[7] |
米立军, 张厚和, 陈蓉, 吴景富. 中海油勘探投资组合系统开发与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13(5): 54-60,87. |
[8] |
牟中海, 陈新领, 薛建勤, 武天祥. 柴达木盆地北缘红山地区白垩系勘探目标[J].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13(4): 8-13,1. |
[9] |
米石云. 油气勘探评价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发展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13(1): 48-52,9,10. |
[10] |
陈忠民, 潘校华, 苏永地, 张春书, 周礼成. 北非切里夫盆地油气成藏组合及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13(1): 57-62,10. |
[11] |
洪国良, 薛良清, 孔丽萍, 孔炜, 杨福忠, 余辉龙, 杨敏. 印尼SP区块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目标评价[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12(3): 72-76,3. |
[12] |
张淮, 饶轶群, 张挺军, 郭念发. 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12(1): 81-86,94. |
[13] |
修立军, 李国欣, 欧阳健, 王薇薇.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11(5): 7-12,6. |
[14] |
郭秋麟, 米石云, 谢红兵, 侯春望. 勘探目标投资组合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10(2): 53-57,65. |
[15] |
欧阳健. 加强目标区块岩石物理研究 提高测井识别评价油层能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6(1): 2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