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海风, 牛成民, 柳永军, 高雁飞, 张中巧, 谢祥, 王利良. 渤海垦利6-1新近系大型岩性油藏勘探发现与关键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24-32. |
[2] |
陈欢庆, 张虎俊, 隋宇豪. 油田开发中后期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内容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3): 115-128. |
[3] |
侯启军, 何海清, 李建忠, 杨涛.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油气勘探进展及前景展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1): 1-13. |
[4] |
韩银学, 陈莹, 杨海长, 王龙颖, 沈怀磊, 郭帅, 纪沫, 曾智伟. 白云凹陷恩平组“源-汇”体系及其对油气勘探的影响[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2): 24-34. |
[5] |
梁顺军, 梁 霄, 杨 晓, 程绪太, 卢 波, 吴育林, 游李伟, 方 磊.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在库车前陆盆地潜伏背斜气田群发现中的实践与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98-109. |
[6] |
朱伟林, 张功成, 钟 锴.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二五”油气勘探进展及“十三五”展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4): 1-12. |
[7] |
邱旭明, 钱诗友, 于雯泉, 刘启东. 苏北盆地“十二五”油气勘探主要成果、新认识和技术进展[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62-73. |
[8] |
秦都, 黄桂雄,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52-61. |
[9] |
郝 纯 孙志鹏 薛健华 张思梦 宋爱学 梅 海 李 涛 曾小宇. 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及其在南海深水勘探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5): 54-62. |
[10] |
王玉华, 蒙启安, 梁江平, 白雪峰, 彭建亮, 薛涛, 汪佳.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勘探[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4): 44-53. |
[11] |
孟卫工, 陈振岩, 张斌, 胡英杰, 张子明, 回宇婷. 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3): 45-57. |
[12] |
王学军,蔡加铭,魏小东. 油气勘探领域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 2014, 19(4): 30-42. |
[13] |
.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J]. , 2013, 18(5): 79-79. |
[14] |
梁兵. 高邮凹陷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4): 36-49. |
[15] |
.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J]. , 2013, 18(4): 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