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孟卫工, 李晓光, 吴炳伟, 宫振超, 董德胜, 刘媛媛, 咸秀明. 鄂尔多斯盆地宁古3井太原组含铝岩系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3): 79-87. |
[2] |
罗贝维, 张庆春, 段海岗, 吕明胜, 卞从胜, 张宁宁, 杨沛广, 王鼐. 中东鲁卜哈利盆地白垩纪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及对石油勘探启示[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115-124. |
[3] |
何希鹏, 王运海, 王彦祺, 张龙胜, 汪凯明, 高玉巧, 刘明.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常压页岩气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1): 126-136. |
[4] |
时战楠, 蒲秀刚, 韩文中, 周静, 祝必兴.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中下侏罗统储层特征及成藏组合模式[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58-770. |
[5] |
张玺华, 陈聪, 黄婕, 文龙, 谢忱, 徐诗薇, 高兆龙. 四川盆地中二叠世广元—巴中拉张槽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66-475. |
[6] |
李果营, 杨波, 韩自军, 杨海风, 胡志伟, 宿雯, 邓辉, 高雁飞. 渤海南部火山岩发育区断裂—岩浆联合控藏机理与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5): 37-46. |
[7] |
何斌, 白国平, 贺永红, 杜彦军, 王大鹏, 王变阳, 马浪, 孙同英. 加蓬海岸盆地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及有利目标优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3): 99-108. |
[8] |
杨海长, 陈莹, 纪沫, 韩银学, 王龙颖, 黄萱.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差异性与油气勘探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6): 59-68. |
[9] |
赵贤正, 周立宏, 蒲秀刚, 肖敦清, 姜文亚, 韩文中, 陈长伟, 邹磊落, 郭淑文. 断陷湖盆斜坡区油气富集理论与勘探实践——以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2): 13-23. |
[10] |
茆书巍, 鲍志东, 田作基, 吴义平, 宋健, 张云逸, 杨尚锋, 覃勤, 何陵沅. 日本地区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与油气成藏组合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2): 74-83. |
[11] |
覃勤, 华松涛, 安永民, 鲍志东, 何陵沅, 鲁宁, 文杰, 田作基, 赖洪飞, 宋健, 茆书巍. 蒙古东戈壁盆地白垩系成藏组合与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5): 81-89. |
[12] |
王振峰, 孙志鹏, 张迎朝, 郭明刚, 朱继田, 黄保家, 张道军, 江汝锋, 满 晓, 张海洋.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中央峡谷大气田分布与成藏规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4): 54-64. |
[13] |
朱俊章,施和生,龙祖烈,杜家元,舒 誉,施 洋. 珠一坳陷半地堑成藏系统成藏模式与油气分布格局[J]. , 2015, 20(1): 24-37. |
[14] |
徐美娥,尹 伟,陈 冬,刘振峰,张云霞.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反演预测[J]. , 2015, 20(1): 63-68. |
[15] |
朱 昊,何登发,杜 鹏. 北非古生界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组合特征[J]. , 2014, 19(6): 7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