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刚, 曹成, 张文婧, 曹阳, 王树恒, 包丽. 饶阳凹陷留楚地区东二段、东三段断—砂配置输导油气能力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2): 69-76. |
[2] |
张以明, 李晶莹, 罗玉财, 杨恺, 王东明, 曹小兵, 彭宇, 赵伟峰, 钟小军, 卢昊. 饶阳凹陷中央深潜山带钻井提速配套技术与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6): 87-93. |
[3] |
包洪平, 黄正良, 武春英, 魏柳斌, 任军峰, 王前平.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134-145. |
[4] |
何希鹏, 王运海, 王彦祺, 张龙胜, 汪凯明, 高玉巧, 刘明.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常压页岩气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1): 126-136. |
[5] |
李成海, 田建章, 金芳, 高园, 李晓燕, 卢永合, 赵铁东, 陈源裕, 王标. 饶阳凹陷河间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81-790. |
[6] |
薛永安, 张新涛, 牛成民. 辽西凸起南段斜坡带油气地质新认识与勘探突破[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49-456. |
[7] |
周心怀, 高顺莉, 高伟中, 李宁.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2): 153-164. |
[8] |
李果营, 杨波, 韩自军, 杨海风, 胡志伟, 宿雯, 邓辉, 高雁飞. 渤海南部火山岩发育区断裂—岩浆联合控藏机理与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5): 37-46. |
[9] |
侯凤香, 刘井旺, 李熹微, 汪勇, 王鑫, 侯凤梅, 袁文娟, 肖红, 刘慧.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二次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5): 21-32. |
[10] |
赵贤正, 周立宏, 蒲秀刚, 肖敦清, 姜文亚, 韩文中, 陈长伟, 邹磊落, 郭淑文. 断陷湖盆斜坡区油气富集理论与勘探实践——以黄骅坳陷古近系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2): 13-23. |
[11] |
刘淑文, 李志, 潘校华, 客伟利, 胡胜福, 张新顺. 苏丹富油气凹陷岩性油气藏区带评价探讨——以Muglad盆地Fula凹陷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2): 90-98. |
[12] |
薛永安, 杨海风, 徐长贵.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斜坡带差异控藏作用及油气富集规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4): 65-74. |
[13] |
刘云生, 罗劲, 黄华, 彭伟, 刘芷含, 陈金荣.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滩坝成因及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92-98. |
[14] |
杜维良, 高园, 耿海燕, 胡宏伟, 仇燕, 金芳, 陈源裕, 符康. 饶阳凹陷中部东营组—沙—上亚段河道砂体成藏模式及圈闭识别[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6): 7-12. |
[15] |
马红岩, 闫宝义, 于培峰, 刘立新, 邵彦蕊, 龚红燕, 聂志昆, 李三良.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部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6): 2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