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爽, 吴亚东, 王燕琨, 王震, 盛善波. 滨里海盆地东缘盐下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125-132. |
[2] |
支东明, 唐勇, 郑孟林, 徐洋, 曹剑, 丁靖, 赵长永.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藏地质特征与成藏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5): 615-623. |
[3] |
许琳, 常秋生, 冯玲丽, 张妮, 刘欢.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5): 649-660. |
[4] |
王平, 潘文庆, 李世银, 关宝珠, 熊昶, 陈雷. 塔中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轨迹优化技术及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1): 123-128. |
[5] |
张宏国, 王昕, 官大勇, 刘朋波. 渤海海域蓬莱9-A油田输导脊研究及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4): 51-57. |
[6] |
邱贻博. 东营凹陷超压结构及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3): 28-34. |
[7] |
余朝华, 肖坤叶, 张桂林, 肖高杰, 杜业波. 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3): 90-98. |
[8] |
刘冬冬, 张晨, 罗群, 张译丹, 高阳, 张云钊, 朱德宇, 王健.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4): 36-47. |
[9] |
庞河清, 曾焱, 刘成川, 黎华继, 李琦, 彭军, 严焕榕, 陈俊. 川西坳陷须五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4): 48-60. |
[10] |
刘云生, 罗劲, 黄华, 彭伟, 刘芷含, 陈金荣.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滩坝成因及控制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92-98. |
[11] |
李 成, 淡卫东, 袁京素, 辛红刚, 张 三, 马艳丽.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4+5油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2): 45-52. |
[12] |
张宁宁,何登发,孙衍鹏,李浩武. 全球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 2014, 19(6): 54-65. |
[13] |
张 雷,刘卓亚. VSP正演模拟研究西湖凹陷多次波形成机制[J]. , 2014, 19(4): 62-69. |
[14] |
闫伟鹏,杨 涛,李 欣,黄福喜,吴晓智,唐 惠. 中国陆上湖相碳酸盐岩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J]. , 2014, 19(4): 11-17. |
[15] |
柏建新,石万忠,何 勇. 潜江凹陷潜北地区潜四下段盐湖层序
控制因素及层序模式[J]. , 2014, 19(1): 2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