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彤飞, 张荻萩, 李曰俊, 刘爱香, 程顶胜, 客伟利, 罗贝维, 王彦奇, 刘红.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105-114. |
[2] |
杨海风, 牛成民, 柳永军, 高雁飞, 张中巧, 谢祥, 王利良. 渤海垦利6-1新近系大型岩性油藏勘探发现与关键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24-32. |
[3] |
周心怀, 高顺莉, 高伟中, 李宁.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2): 153-164. |
[4] |
米立军, 张向涛, 丁琳, 杜家元, 张韶琛. 海上成熟探区中浅层岩性油气藏分布特点与勘探策略——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6): 10-19. |
[5] |
周立宏, 陈长伟, 韩国猛, 肖敦清, 汤戈, 王锦程. 断陷湖盆异重流沉积特征与分布模式——以歧口凹陷板桥斜坡沙一下亚段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4): 11-20. |
[6] |
赵爱文, 王振奇, 叶春, 陈轩, 宋俊杰, 王琳霖, 李伟强. 春光区块沙湾组沉积相类型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2): 58-66. |
[7] |
秦都, 黄桂雄,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52-61. |
[8] |
谷志猛, 王德英, 王明臣, 杨海风, 张藜. 海上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思路与技术方法——以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中段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4): 54-62. |
[9] |
廖飞燕,马庆林,孙新销,程 刚,曾文光,卢政环,时 阳,刘德生.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岩性油气藏勘探[J]. , 2015, 20(2): 43-50. |
[10] |
梁兵. 高邮凹陷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4): 36-49. |
[11] |
刘国全, 刘子藏, 吴雪松, 贾丽, 汪津, 王冠, 王莉, 姜学华.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与认识[J].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3): 12-18,7. |
[12] |
郭伟, 马小刚, 何顺利, 王辉明. 相分析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D16井区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5): 33-36,85. |
[13] |
宋永东, 戴俊生, 任文博, 张效功. 饶阳凹陷南马庄地区构造坡折带类型及对砂体的控制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3): 11-16,6. |
[14] |
. 《中国石油勘探》总目次2009年第14卷[J]. , 2009, 14(6): 89-91. |
[15] |
. 热烈庆祝吉林油田发现50周年[J]. , 2009, 14(4): 8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