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男,朱如凯,张婧雅,刘畅
美国犹因他盆地古近系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突破与重要启示
2025, 30(6):
82-100.
摘要
(
14 )
PDF (6449KB)
(
43
)
DOI: 10.3969/j.issn.1672-7703.2025.06.00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teland Butte段是美国Uinta盆地绿河组中的典型湖相页岩油层系,2011年以来,Uteland Butte段勘探开发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目标类型向湖盆中心超压页岩储层的转变和开发方式向水平井和体积压裂的转变,取得了效益开发的重大突破,近十年单井预计最终可采储量(EUR)达到几十万桶级,其高效开发突破了传统认知,成为全球陆相页岩油勘探的重要范例。本研究系统性综述了美国犹因他盆地绿河组Uteland Butte段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突破,重点剖析了其地质特征、富集控制机制及工程演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该段的高效富集是沉积、生烃、超压和复合孔隙结构等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源- 储一体”的复合孔隙结构与异常超压系统的耦合作用至关重要。工程技术方面,该段经历了从早期直井和简单压裂向水平井和“酒架式”立体开发的转型,建立了完善的“甜点评价—井网优化—分段压裂”一体化技术体系, “酒架式开发”模式通过立体井网精准、协同地动用纵向叠置的多个薄层甜点,为中国类似条件的“薄互层、强非均质”的陆相页岩油开发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盆地,包括吉木萨尔、济阳和松辽等,进行了差异化借鉴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各盆地在岩性、地层压力和地应力等方面与Uinta盆地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提出“因地制宜,差异化借鉴”的策略,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盆地的技术与地质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出多要素协同成藏的核心驱动力,并针对中国各盆地独有的地质难点,提出差异化借鉴的策略,为实现效益开发提供系统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