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邱贻博, 贾光华, 刘晓峰, 刘鑫金, 孙锡年, 孙红蕾. 东营凹陷古近系构造转换及其对盆地控制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6): 50-57. |
[2] |
田立新, 施和生, 刘杰, 张向涛, 刘军, 代一丁.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领域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22-30. |
[3] |
时战楠, 蒲秀刚, 韩文中, 周静, 祝必兴.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中下侏罗统储层特征及成藏组合模式[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58-770. |
[4] |
王林, 史卜庆, 史忠生, 郑凤云, 马洪. 南苏丹迈卢特盆地北部凹陷古近系Yabus 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21-729. |
[5] |
周立宏, 王鑫, 付立新, 吴雪松, 李宏军, 楼达, 段润梅, 崔宇, 王辉.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二叠系砂岩凝析气藏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31-438. |
[6] |
韩国猛, 吴雪松, 崔宇, 付立新, 李宏军, 王辉, 段润梅, 郭淑文.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509-519. |
[7] |
李阳, 代宗仰, 黄蕾, 周晓龙, 葛伟峰, 单俊峰, 刘宁. 叠合概率法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高升地区沙四段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3): 361-368. |
[8] |
方杰, 王兴元, 韩品龙, 吴丰成, 周学先, 王铜山. 黄骅坳陷寒武系—中新元古界潜山内幕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6): 46-58. |
[9] |
张以明, 张锐锋, 王少春, 刘喜恒, 李拥军, 刘静, 王会来, 汪剑, 吴晨林, 淡伟宁.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油气勘探重要发现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5): 1-11. |
[10] |
史忠生, 薛罗, 牛慧赟, 王国林, 陈彬滔, 何巍巍, 马轮. 中非Melut盆地远源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勘探对策[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6): 87-95. |
[11] |
韩春元, 师玉雷, 刘静, 高正虹, 赵文龙, 罗路尧. 冀中坳陷保定凹陷油气勘探前景与突破口选择[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4): 61-72. |
[12] |
蒲秀刚 韩文中 周立宏 陈世悦 张 伟 时战楠 杨 飞 柳 飒.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高位体系域细粒相区岩性特征及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5): 30-40. |
[13] |
张跃, 陈世悦, 孟庆爱, 鄢继华, 蒲秀刚, 韩文中.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细粒沉积岩中方沸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4): 37-43. |
[14] |
姜文亚,柳 飒. 层序地层格架中优质烃源岩分布与控制因素[J]. , 2015, 20(2): 51-58. |
[15] |
冯广业, 辛玮江, 徐玉平, 王四成, 李名, 王霁霞, 袁炳芳. 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南部古近系沙四段一孔店组层序地层研究及油气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13, 18(6): 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