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3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2-15
    杜金虎,易士威,王权
    华北油田隐蔽油藏勘探实践与认识
    2003, 8(1):  1-10,5.  摘要 ( 46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华北油田富油凹陷构造油藏的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勘探难度越来越大。面临勘探现状,华北油田认真分析勘探形势,立足资源基础,解放思想,积极转变勘探观念,有意识地加强隐蔽油气藏的深入研究与勘探,先后在冀中坳陷的饶阳凹陷、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乌里雅斯太凹陷等发现了多个规模富集的隐蔽油藏。通过隐蔽油藏的勘探实践,取得了四点主要认识、六点重要启示,对今后深化华北油田隐蔽油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海民,董月霞,刘蕴华,范文科,谢占安
    冀东南堡凹陷精细勘探实践与效果
    2003, 8(1):  11-15,5.  摘要 ( 148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冀东油田通过调整勘探思路,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勘探管理模式,借助于开展二次三维地震攻关和深化油藏地质一体化评价,使油田储量持续增长,产量稳步上升,勘探开发领域不断扩大,油田基本实现了资源接替的良性循环。截至2002年底,油田实有可动用可采储量达1430×104t,2003年原油年产量将上到70×104t,油田实有储采比达22。
    凌云
    塔里木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技术
    2003, 8(1):  16-24,5,6.  摘要 ( 148 )   HTML   PDF (7223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塔里木沙漠地区的岩性勘探实例介绍BGP(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在岩性勘探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沙漠覆盖的塔里木盆地而言,从南到北高程差异达到600m,沙丘起伏大于100m,BGP通过沙丘近地表时差校正、沙丘鸣震干扰压制、沙丘散射干扰压制、大地吸收衰减定量分析与补偿等方法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沙漠地区的地震勘探问题。
    徐旺
    中国油气发展战略的一部重要著作
    2003, 8(1):  24-24.  摘要 ( 131 )   HTML   PDF (213KB) ( 3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近,读到了张抗教授等的新著《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由地质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年11月联合出版),受益匪浅。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能源,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国一直把发展油气工业放在重要地位。张抗等这一新著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全
    凌云
    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勘探技术
    2003, 8(1):  25-31,6.  摘要 ( 174 )   HTML   PDF (5407KB) ( 4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明复杂盆地边缘山前带和山地的油气资源,对于地球物理勘探而言,需要具备非地震勘探技术、地震采集技术、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和构造成像技术等。其中基于非地震的盆地断裂系统认识和有利区带划分、基于卫星照片、大比例地形图,并考虑地下复杂构造的山地地震采集设计;以及采集涉及到的激发、接收诸因素的解决方案BGP(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均具自己的特色。通过研究使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以及构造成像技术等具有较好的针对性、系统性、适应性。本文将通过近几年BGP在库车山地地震勘探的实例介绍BGP的山地地震勘探能力和技术。
    杨华,窦伟坦,喻建,宋江海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勘探新技术
    2003, 8(1):  32-40,6.  摘要 ( 62 )   HTML   PDF (2167KB) ( 5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大型中生代内陆坳陷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中生界延长组为一套内陆湖盆沉积,其形成的三角洲隐蔽性油藏主要受控于大型三角洲砂体的展布,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具有储集条件差、非均质程度高、油水关系复杂、隐蔽性强的特点。针对盆地油藏特点,长庆油田应用陆相三角洲成藏理论不断深化综合地质研究,优选有利勘探目标,同时积极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测井精细解释、压裂改造、油层保护等勘探技术,使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油藏的勘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在盆地陇东地区长6-长8低渗透油层勘探中,发现亿吨级整装西峰油田;在陕北三角洲油藏勘探中,含油范围不断扩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大幅度增加,勘探成效显著。
    黄先平,张健,谢芳,欧阳永林
    鲕滩储层预测技术、流体识别方法在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2003, 8(1):  41-51,7.  摘要 ( 179 )   HTML   PDF (7495KB) ( 2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北地区鲕滩储层主要是飞仙关组鲕粒坝(滩)经云化及溶蚀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鲕粒云岩类孔隙性储集体,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储层分布明显受沉积相控制。早期通过"亮点"预测技术的应用发现了渡口河、铁山坡和罗家寨气田。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结合国内多家单位的技术优势,从构造落实、储层预测、流体识别等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攻关研究。通过加强叠前资料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努力做好地震资料的叠加成像以及偏移成像工作,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提高;应用速度、密度、孔隙度、吸收参数等多种反演技术,进一步深化鲕滩储层分布预测,实践证明方法可靠;通过AVO、压力梯度、动态流体等技术的应用,在储层流体识别方面取得进展。这些成果认识对深化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郑有成
    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在四川天然气勘探新领域的突破
    2003, 8(1):  52-57,66,7.  摘要 ( 80 )   HTML   PDF (1528KB) ( 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四川石油管理局针对四川盆地地质特点和储藏特征,联合对欠平衡钻井理论、工艺及装备进行攻关,形成了适合四川盆地的现代欠平衡钻井和完井配套技术。在邛西3井开展配套试验获得成功,这是川西地区碎屑岩地层天然气勘探技术的重大突破。本文介绍了四川开展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攻关的情况,阐述了现代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要点及发展方向。
    陆大卫,宁从前
    MDT测井技术在我国陆上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2003, 8(1):  58-66,7,8.  摘要 ( 218 )   HTML   PDF (2852KB) ( 6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DT测井技术作为一种20世纪末出现的高新测井技术,对于复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陆上油田应用MDT测井技术情况总结,对MDT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该技术适用条件及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定的认识。
    戴平生,李建波,杨东
    大庆探区低孔低渗油气层压裂改造增产工艺技术
    2003, 8(1):  67-82,8.  摘要 ( 50 )   HTML   PDF (4936KB) ( 4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大庆探区进入低渗透薄互层岩性油气藏和致密气层勘探,压裂增产技术已成为增产上储的常规技术,压裂工作量逐年增多。压裂井占试油井数的60%-80%,压后工业油气流井占年工业油气流井的60%-80%。勘探部门以勘探目标需求为攻关目标,以储层增产机理、压裂产能预测、压裂液、支撑剂及施工工艺技术作为系统工程进行攻关,逐步配套完善并发展了低孔低渗油气层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大庆探区在勘探区块进行推广应用,见到显著效果。
    杨勇,肖景华,李东平,郭秀庭
    非自喷探井连续产能测试的一种新方法
    2003, 8(1):  83-87,8.  摘要 ( 56 )   HTML   PDF (1116KB) ( 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自喷探井的连续产能测试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试油阶段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抽汲、提捞、气举、气化水、地层测试等,对求准油层的产量并进行连续产能测试有较大的困难和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射孔-测试-排液"一体化三联作试油测试技术,既能满足常规测试取资料的要求,又能利用排液设备实现长时间连续产能测试。同时,采用有机盐射孔液保护已射开的油气层,并利用水力泵可加温、加药降粘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非自喷高凝稠油井产能测试的要求。文中介绍了其主要技术特点和现场应用情况,该技术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孙镇城,孙乃达,景民昌
    黄骅坳陷沙四段的发现与勘探领域的拓宽
    2003, 8(1):  88-88.  摘要 ( 57 )   HTML   PDF (692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于平、宋庆源的《黄骅坳陷中北区沙四段的确认及其意义》研究报告,取得了地层研究新进展,结束了该坳陷勘探开发近38年来地层层序表上缺失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简称沙四段)的老观点,从而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