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2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8-15
    张抗
    1980年以来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变化分析
    2002, 7(4):  1-8,14,5.  摘要 ( 127 )   HTML   PDF (1871KB) ( 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20余年来全国剩余可采储量的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1987年前呈升势。1988~1994年总体呈降势,1995~2000年再度增加。2000年相当上次峰值(1997年)的103.36%。但1997年后剩余可采储量年增量一直呈降势,导致2001年剩余可采储量重又出现负增长。我国储量增长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壮年期,峰年增幅明显下降。除去复算的影响,在勘探效益有所提高、产量大致稳定条件下,剩余可采储量的增减明显受勘探工作量的制约。
    刘金平,冉清昌,高君
    松辽盆地北部深部油气与多种资源勘探战略研究
    2002, 7(4):  9-14,5.  摘要 ( 99 )   HTML   PDF (1364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现状并总结了制约油气勘探新发现、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提出加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积极开拓深部油气勘探新领域和石炭—二叠系的新层系以及多种资源综合勘探,是实现下一步油气勘探取得新发现和新突破的重要勘探战略目标,也是大庆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赵靖舟,罗继红,吴少波,时保宏
    成藏动力系统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
    2002, 7(4):  15-17,45,5.  摘要 ( 109 )   HTML   PDF (943KB) ( 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藏动力系统又可称为成藏系统或运聚系统,是指含油气系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它与相邻成藏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动力以及不同的成藏特征。成藏动力系统在盆地中的位置介于含油气系统与区带之间。成藏动力系统与含油气系统的区别在于:含油气系统的核心是“源”,同一含油气系统具有共同的烃源灶,它与其他含油气系统以烃源灶的不同相区别;而成藏动力系统则强调的是系统内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特征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同一成藏动力系统各油气藏具有相近的成藏条件、成藏动力、相似的运聚机制和相似的成藏模式。
    张光亚,王红军,宋建国,包建平
    塔里木盆地满西寒武系—下奥陶统油气系统的确定及其在勘探上的应用
    2002, 7(4):  18-24,5,6.  摘要 ( 97 )   HTML   PDF (2222KB) ( 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塔里木盆地满西寒武系—下奥陶统油气系统中已发现了哈得4石炭系油田、乡3井奥陶系和石炭系油气藏以及东河塘石炭系、侏罗系油田;烃源岩为寒武系—下奥陶统,成藏关键时刻在喜山期;油气沿断裂向上运移至石炭系底不整合面后,主要沿石炭系东河砂岩输导层运移,遇断层可进一步向上覆地层运移;油气系统中储层正常压力分布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油气藏除构造型外,还有地层、岩性、构造—地层复合型。该油气系统的确定拓展了寻找以寒武系—下奥陶统为主力烃源岩的黑油油藏的新领域。
    张义杰,向书政,王绪龙,吴晓智,燕启胜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系统特点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2002, 7(4):  25-35,6.  摘要 ( 216 )   HTML   PDF (2426KB) ( 4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足于富含油气系统找油,总结准噶尔盆地总体油气分布规律,结合各区带油气聚集特点,以构造样式与供油气运移方式为主线,根据活跃烃源范围、距烃源远近、油气运移方式、油气藏类型和聚集特征,归纳总结为4种主要组合模式: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边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源上源下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崔永平,吝宏斌,李文厚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两种粗碎屑三角洲
    2002, 7(4):  36-40,6.  摘要 ( 181 )   HTML   PDF (1158KB) ( 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在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沉积旋回、沉积背景及岩电组合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其骨架主要为河道砂体,但可以根据陆上沉积组合来区分。这两种粗碎屑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储集油气潜能,是今后油气勘探不可忽视的相带。
    苗鸿伟,邢伟国,于春旭,初丛辉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剖析
    2002, 7(4):  41-45,6.  摘要 ( 121 )   HTML   PDF (1132KB) ( 1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8个典型油气藏(田)精细解剖,分析认为深层油气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油气藏类型丰富,纵向含油气组合多,平面呈带状展布,大都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控制因素为深断陷有效生烃区控制油气平面分布,深大断裂为油气运聚良好通道,区域盖层与直接盖层的良好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反转构造及欠压实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综合以上成果提出了松南深层6种成藏模式:下生上储由深大断裂沟通的断块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下生上储由断裂沟通的岩性—构造油气藏成藏模式;自生自储自盖构造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下生上储地层超覆油气藏成藏模式;新生古储基岩潜山油气藏成藏模式;无机CO2气藏成藏模式。
    于建成,辛仁臣,乔敏,王连君
    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断陷登娄库组三段沉积体系及油气远景
    2002, 7(4):  46-50,6,7.  摘要 ( 76 )   HTML   PDF (1252KB)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量地震、录井、测井资料沉积学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断陷带登娄库组三段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扇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在平面上,靠近沉积东侧边界和西侧边界奋发育5个和3个裙带状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区之间的中央部位为大片的湖泊体系沉积。水体相对较深处为浅湖沉积,其余为滨浅湖沉积。浅湖沉积物中央有湖底扇粗粒沉积物。这一沉积特征展示了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断陷带登娄库组三段储层十分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付金华,石玉江,侯雨庭,姜英昆
    成像测井技术在长庆低渗透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2002, 7(4):  51-64,7.  摘要 ( 116 )   HTML   PDF (5231KB)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低渗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方法、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与识别、声电成像测井解释模式、裂缝识别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初步讨论了成像测井技术在长庆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认为,以声电成像和核磁共振为代表的测井新技术在提高低渗、低阻和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的精度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适度提升测井数据采集的技术档次,是经济有效地解决长庆低渗透、非均质复杂油气储层定量评价难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黎民,余华琪,齐小平,文百红
    利用非地震资料综合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油气有利区
    2002, 7(4):  65-69,7.  摘要 ( 215 )   HTML   PDF (1738KB) ( 3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利用非地震勘探方法——重力进行场源分离、界面反演对三叠系界面起伏、局部构造以及与古地貌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遥感资料研究地表裂隙及其分布规律;利用油气化探对有利构造油气微渗漏的分布特征和油气属性进行研究。最后综合这几种资料指出姬塬地区三叠系有利勘探区。
    李丽荣,王福国,韩成,徐忠,杨国,成振娥,张红艳
    大港油田马东东构造深层裂缝性砂泥岩储层测井识别技术
    2002, 7(4):  70-73,7.  摘要 ( 146 )   HTML   PDF (1498KB) ( 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油气勘探正转向更老、更深地层的沉积岩、非沉积岩及复杂岩性的岩层,裂缝是形成硬地层油气高产的主导因素,裂缝性储层将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常规测井解释没有考虑到裂缝的存在,使得测井解释结论往往偏低。针对砂岩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这一难题,通过对大港油田马东东构造的研究,利用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确定出一套利用常规测井、5700测井等资料准确地评价砂泥岩裂缝性储层,为油田的增储上产及油气层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孙晓明,张延章,李淑恩,谭守强,李静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大港滩海区的应用
    2002, 7(4):  74-76,7,8.  摘要 ( 72 )   HTML   PDF (956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总结了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在大港滩海唐东地区的应用效果,明确对复杂构造和复杂储层分布区应用地震精细目标处理、沿层相干、三维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地球物理新技术,是进行精细储层预测与非构造圈闭识别的有效手段。
    陈东敬
    油气色谱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的进展及发展方向
    2002, 7(4):  77-80,8.  摘要 ( 98 )   HTML   PDF (974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了油气色谱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的新进展,包括钻井液气测色谱录井和罐装样轻烃录井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岩屑(心)热解色谱、抽提物色谱分析方法在录井中的应用等,并对今后油气色谱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胡森清,赵陵
    南盘江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类比法的应用
    2002, 7(4):  81-86,8.  摘要 ( 106 )   HTML   PDF (1334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盘江盆地是勘探程度很低的南方海相沉积盆地,在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中盆地类比法是评价其油气资源并很具参考价值的一种方法。盆地类比法以盆地性质类比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评价油气资源量。按克列姆(Klemme)的盆地分类,南盘江盆地属于陆内复合型盆地,其油气资源背景与世界上同类的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南盘江盆地与美国的帕拉多盆地及特拉华盆地在许多方面具有大的相似性:盆地类型相同,大地构造类型相同,构造发展基本相同,沉积环境基本一致,都以碳酸盐岩天然气藏为主。在资源量计算中,选取美国6个有产能的同类型盆地以及两个资源量为零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类型盆地资源量丰度的概率分布曲线,从而得出南盘江盆地油气资源量。
    邬春学,杨红明,李波,余镇危
    神经网络技术在滩海地区井壁稳定计算机辅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002, 7(4):  87-90,8.  摘要 ( 163 )   HTML   PDF (950KB) ( 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关于滩海地区“井壁稳定”的综合分析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实现。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来分析影响油田钻井井壁稳定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其关系复杂性,建立了计算机神经网络模型,并开发了配套软件。目前该技术已在油田推广使用,并随着学习资料的不断完善,效果会日趋明显。
    赵殿栋,王继斌,谭绍泉,王新红
    地球物理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002, 7(4):  91-94,8.  摘要 ( 153 )   HTML   PDF (992KB) ( 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地球物理在资源探查、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服务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内涵的逐渐丰富,地球物理必将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