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东风, 魏志红, 刘若冰, 魏祥峰, 刘珠江, 陈斐然. 四川盆地拔山寺向斜泰页1井页岩油气重大突破及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2): 21-32. |
[2] |
周德华, 孙川翔, 刘忠宝, 聂海宽. 川东北地区大安寨段陆相页岩气藏地质特征[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5): 32-42. |
[3] |
张富利, 罗 涛, 汪福勇, 张华义, 张恩莉, 邱玉超, 陈柯宇, 向永慧, 吴 勇, 周 燕, 王 琳, 钟旭赓. 梦想云协同研究环境在四川盆地风险勘探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5): 56-63. |
[4] |
王红军, 张良杰, 陈怀龙, 张宏伟, 白振华, 蒋凌志. 阿姆河右岸盐下侏罗系大中型气田地质特征与分布规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52-64. |
[5] |
杨雨, 文龙, 谢继容, 罗冰, 黄平辉, 冉崎, 周刚, 张玺华, 汪华, 田兴旺, 张亚, 陈聪.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进展与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44-55. |
[6] |
文龙, 王文之, 李林娟, 洪海涛, 罗冰, 张玺华, 彭瀚霖, 李堃宇, 贾敏, 田兴旺. 川西南部灯影组展布特征新认识及油气地质勘探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56-65. |
[7] |
李明隆, 谭秀成, 罗冰, 张亚, 张本健, 芦飞凡, 苏成鹏, 肖笛, 钟原.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相控早期高频暴露岩溶特征及启示[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66-82. |
[8] |
李明波, 吴志伟, 张金武. 威远页岩储层特征对测试产量的影响[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539-546. |
[9] |
宋涛, 黄福喜, 汪少勇, 杨帆, 吕维宁, 刘策, 贾鹏, 范晶晶.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侏罗系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3): 341-350. |
[10] |
卞从胜, 汪泽成, 江青春, 池英柳, 徐兆辉.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岩溶储层特征与分布[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1): 82-94. |
[11] |
黄东, 段勇, 李育聪, 陈洪斌, 闫伟鹏, 戴鸿鸣. 淡水湖相页岩油气有机碳含量下限研究——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6): 38-45. |
[12] |
曾旭, 田继先, 杨桂茹, 王波, 郭泽清, 王薇, 张海龙. 柴北缘侏罗纪凹陷结构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5): 54-63. |
[13] |
郑志红, 李登华, 白森舒, 贾君, 昝昕, 刘卓亚, 高煖.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3): 12-20. |
[14] |
尉鹏飞, 张金川, 隆 帅, 彭建龙, 邓恩德, 吕艳南, 马玉龙.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发育主控因素[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5): 42-51. |
[15] |
李志学, 陈健, 张侃. 低渗透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关键评价指标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5):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