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凤银, 王勃, 赵欣, 云箭, 张双源, 王虹雅, 杨贇. “双碳”目标下推进中国煤层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3): 9-18. |
[2] |
丁力, 郝纯, 吴宇兵, 梅海. 微生物油气检测技术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中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3): 136-146. |
[3] |
张锐锋, 何海清, 陈树光, 李国欣, 刘喜恒, 郭绪杰, 王少春, 范土芝, 王会来, 刘静, 曹兰柱.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石油地质新认识与重大发现[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6): 1-12. |
[4] |
邱贻博, 贾光华, 刘晓峰, 刘鑫金, 孙锡年, 孙红蕾. 东营凹陷古近系构造转换及其对盆地控制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6): 50-57. |
[5] |
白旭明, 熊峰, 崔宏良, 张学银, 李辛, 金海福. 高陡构造区二维地震测线观测方位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6): 112-117. |
[6] |
李铭, 孔祥文, 夏朝辉, 夏明军, 王林, 崔泽宏, 刘玲莉. 澳大利亚博文盆地煤层气富集规律和勘探策略研究——以博文区块Moranbah煤层组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65-74. |
[7] |
黄彤飞, 张荻萩, 李曰俊, 刘爱香, 程顶胜, 客伟利, 罗贝维, 王彦奇, 刘红.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福西陡坡带变换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105-114. |
[8] |
罗贝维, 张庆春, 段海岗, 吕明胜, 卞从胜, 张宁宁, 杨沛广, 王鼐. 中东鲁卜哈利盆地白垩纪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及对石油勘探启示[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115-124. |
[9] |
赵路子, 汪泽成, 杨雨, 段书府, 魏国齐, 罗冰, 文龙, 马石玉, 冯庆付, 刘静江, 孙夕平, 谢武仁. 四川盆地蓬探1井灯影组灯二段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1-12. |
[10] |
章雨, 李江海, 杨梦莲, 潘相茹, 陶崇智.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分段性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99-806. |
[11] |
朱卫平, 甄怀宾, 刘曰武, 张天翔, 高大鹏, 孙伟, 何东琴. 煤层气复杂渗流机制下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822-830. |
[12] |
张玺华, 陈聪, 黄婕, 文龙, 谢忱, 徐诗薇, 高兆龙. 四川盆地中二叠世广元—巴中拉张槽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66-475. |
[13] |
梁顺军, 梁霄, 陈江力, 孙甫, 游李伟, 邓绍强, 李金芝, 樊军, 高怀军, 韩友平, 吴育林, 吴增友. 山地复杂构造倒转背斜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及油气成藏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3): 377-390. |
[14] |
郭智栋, 曾雯婷, 方惠军, 葛腾泽, 韩军, 蔺景德. 重复脉冲强冲击波技术在煤储层改造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3): 397-402. |
[15] |
何海清, 支东明, 雷德文, 杨迪生, 肖立新, 袁波, 齐雪峰, 赵进雍.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背斜战略突破与下组合勘探领域评价[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2): 137-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