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锁堂, 王大兴, 姚宗惠.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三维地震技术突破及勘探开发效果[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1): 67-77. |
[2] |
高顺莉, 陈华, 刘建斌, 魏赟. 中国东海海域中深层地震采集技术攻关进展和实践——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1): 137-146. |
[3] |
梁顺军, 梁 霄, 杨 晓, 程绪太, 卢 波, 吴育林, 游李伟, 方 磊.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在库车前陆盆地潜伏背斜气田群发现中的实践与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98-109. |
[4] |
秦都, 黄桂雄,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52-61. |
[5] |
王学忠, 刘传虎. 准噶尔盆地西缘胜利探区岩性油藏勘探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5): 41-47,85. |
[6] |
.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J]. , 2010, 15(4): 2-2. |
[7] |
许彦才. 技术经济一体化在地震勘探项目实施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4): 81-85,10. |
[8] |
王海, 臧锋, 谢占安, 何新年. 南堡滩海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及效果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1): 39-43,1. |
[9] |
李令喜, 王生朗, 董文华, 徐俊杰, 何方. 东濮凹陷油气精细勘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6): 7-12,2. |
[10] |
韩保清, 蔡其新, 张树海, 秦广胜. 东濮凹陷富油气区带高精度三维地震实践与认识[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6): 25-36,59,2,3. |
[11] |
沈万杰, 朱黎明, 碗学俭, 吴树奎, 曲晓飞, 孙得福. 中原高精度三维采集施工模式创新及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6): 72-77,1. |
[12] |
. 《中国石油勘探》总目次2009年第14卷[J]. , 2009, 14(6): 89-91. |
[13] |
李绍康, 马建波, 银燕惠, 凌彩香, 赵铁枫. 濮城—卫城地区复杂小断块高精度三维地震成像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6): 37-41,1. |
[14] |
马建波, 李绍康, 银燕惠, 凌彩香, 李传强. 东濮凹陷高密度各向异性自动速度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6): 69-71,1. |
[15] |
. 热烈庆祝吉林油田发现50周年[J]. , 2009, 14(4): 8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