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15
    勘探战略
    冯建辉, 蔡勋育, 牟泽辉, 高山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油气勘探进展与“十三五”展望
    2016, 21(3):  1-13.  摘要 ( 1525 )   HTML   PDF (3390KB) ( 2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突出资源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效益勘探,深化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藏、海域深层天然气、页岩气等领域的油气成藏规律综合研究,持续攻关瓶颈技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采集与处理、超深井优快钻完井、复杂储层和油气藏评价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东海等大型含油气盆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与进展,实现了石油基本保持稳定、天然气快速发展的目标。“十三五”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勘探工作任重道远。总体来看,中国石化东部探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为46.4%,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中西部探区石油天然气均处于勘探的早期阶段,资源潜力巨大,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继续实施资源战略,立足大盆地实现大突破大发现,坚持老区精细勘探,实现规模商业发现;依靠理论、技术、管理创新推进高效勘探,为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勘探管理
    曹忠祥, 张宇, 蔡攀, 李友强, 刘建磊, 董月昌
    济阳坳陷精细勘探新成果与启示
    2016, 21(3):  14-23.  摘要 ( 1013 )   HTML   PDF (6801KB) ( 1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济阳坳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整体进入隐蔽油藏勘探阶段。“十二五”期间,面对日趋复杂的勘探对象,勘探工作者围绕高效勘探目标,客观分析资源现状,积极改进地震资料品质,厘清中浅层地质认识瓶颈问题,以基础认识创新引领老区新的突破,构建新的地质模型以挖掘成熟区带新的潜力。针对勘探瓶颈地区、盆缘地层油藏、新近系河道砂岩性油藏、深层区块等潜力方向,通过重新构建早期油气运聚模型、多级序地层不整合圈闭模型、河道砂岩油藏描述模型、复杂断裂带构造模型和陡坡砂砾岩评价模型进行精细勘探,发现了青南油田和三合村油田,取得了14个预探重大突破,落实了12个千万吨级规模经济储量阵地。“十二五”勘探实践表明,“成熟”探区不“成熟”,“经验”突围有“资源”,老区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创新为引领,精细研究,勇于探索,老区仍能大有作为。
    勘探案例
    郭旭升, 胡东风, 魏志红, 李宇平, 魏祥峰
    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与勘探认识
    2016, 21(3):  24-37.  摘要 ( 1695 )   HTML   PDF (6942KB) ( 12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以南方复杂构造区高演化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认识为指导,于2012年11月28日发现了中国首个商业性开发、目前探明储量规模最大、平均测试产量最高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至2015年底气田累计探明储量3805.98×108m3,已完成一期50×108m3年产能建设目标。气田具有源储一体、大面积层状分布、整体含气的特征,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式页岩气田;属于中深层、高压、优质天然气藏;发育深水陆棚优质页岩、具有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后期构造改造较弱是其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在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勘探实践,进一步分析了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强调了保存条件是影响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认为:①盆外地区构造抬升时间、向斜宽度、埋深和断裂是评价页岩气层保存条件的主要参数;②盆缘则需重点评价控盆断裂对页岩气层的影响;③盆内断裂的性质、规模以及高角度裂缝的发育特征是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的关键。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对于中国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具有以下启示:①页岩气勘探需遵从油气形成的基本规律;②中国南方页岩气具有多个勘探方向,埋深大于4500m的深层、盆外常压区、陆相页岩气是急需探索和攻关的领域;③重视基础、创新思路、发展关键技术是页岩气勘探突破的关键。
    漆立新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超深层油气突破及其意义
    2016, 21(3):  38-51.  摘要 ( 1479 )   HTML   PDF (5068KB) ( 17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隆起形成于加里东中期,早寒武世早期发育玉尔吐斯组斜坡—陆棚相烃源岩,早寒武世—中奥陶世发育了厚达3000m的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多期海平面变化有利于形成暴露溶蚀型储层,同时加里东—海西期多期断裂发育,有利于裂缝发育和流体改造形成多类型储层,晚奥陶世沉积的巨厚泥岩可以作为区域盖层。该隆起下古生界发育完整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成藏有利地区。前期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沙雅隆起与卡塔克隆起区,对深埋的顺托果勒隆起认识不足。通过深化基础研究,认识到顺托果勒隆起长期处于低地温背景,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喜马拉雅期仍处于凝析油—天然气生成阶段,具备形成晚期成藏的大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是最主要的目的层系。在沙漠地区超深层地震技术攻关基础上优选目标实施钻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勾勒出顺托果勒隆起大油气田的轮廓,有望实现塔中—塔北连片含油气格局。
    秦都, 黄桂雄, 李瑞磊, 朱建峰, 陈杏霞, 徐文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以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
    2016, 21(3):  52-61.  摘要 ( 995 )   HTML   PDF (6593KB) ( 1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为例,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成藏输导匹配等成藏条件进行分析,认为长岭断陷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发育断裂—砂体的垂向和侧向双重输导体系,深层构造定型时间早于主成藏期,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长岭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天然气成藏主要有4个基本控制因素:深洼区沙河子组及营城组烃源岩质量及热演化程度控制了油气源条件;优势沉积微相控制有利砂体分布,储层物性决定了油气富集程度,次生孔隙发育对含气性贡献较大;营城组上部稳定的泥岩盖层与晚期断裂的组合控制保存条件,决定了油气主要富集层系;成藏期构造背景下断裂—砂体输导体系有效性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研究认为,长岭断陷层碎屑岩领域具有“洼陷区供烃、断裂—砂体双重输导、构造—盖层控制聚集”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邱旭明, 钱诗友, 于雯泉, 刘启东
    苏北盆地“十二五”油气勘探主要成果、新认识和技术进展
    2016, 21(3):  62-73.  摘要 ( 710 )   HTML   PDF (9339KB) ( 8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北盆地经历40年的勘探,已经进入到中、高勘探程度的阶段。“十二五”期间,苏北盆地加大了新区带、新层系和新类型“三新”领域研究和评价力度,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高邮凹陷花庄和金湖凹陷秦营新区、阜宁组深层低渗透领域及湖底扇、滩坝砂、水下扇砂砾岩体等多类型隐蔽油藏勘探实现规模储量新发现,为油田稳定发展夯实了资源基础。在斜坡带张扭断层形成机理、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制及深凹带戴南组多类型砂体沉积模式等地质新认识为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指导了勘探实践和油气新发现。逐渐形成和完善了适合苏北盆地地质特点的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隐蔽性断层识别及描述和深凹带多类型砂体识别及预测3项技术系列,为油田持续增储稳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石油地质
    李书兵, 许国明, 宋晓波
    川西龙门山前构造带彭州雷口坡组大型气田的形成条件
    2016, 21(3):  74-82.  摘要 ( 1434 )   HTML   PDF (5560KB) ( 1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2006年开始,经过8年的努力,实现了川西龙门山前构造带彭州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重大发现,揭示了一个新的海相大气田——彭州气田。研究认为,彭州雷口坡组气藏特征表现为:具有大型正向隆起的构造背景,发育一套厚度大、分布广、纵向连续性较好、物性优、含气性好、产能高的白云岩溶蚀孔隙型储层,为常温常压、高含硫的酸性气田。总结出彭州雷口坡组大型气田的形成具备3个重要条件:一是多源供烃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二是雷四段发育大规模白云岩孔隙型储层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三是大型正向隆起带提供了规模聚集场所。同时指出,龙门山前构造带雷口坡组气藏充满度高,勘探潜力大。
    宋明, 吕明久, 赵乐强, 隋风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油气资源潜力与成藏模式
    2016, 21(3):  83-91.  摘要 ( 985 )   HTML   PDF (4290KB) ( 19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化准噶尔盆地西缘区块主要位于车排子凸起,由于远离油源,自身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油气发现缓慢,勘探程度较低。为了明确该区油气资源潜力,有效指导下步勘探方向,基于车排子凸起地层与沉积相分布,系统分析油源、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开展了西缘区块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研究认为该区虽然远离烃源岩,但石油地质条件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是油气长期运移指向区,资源潜力大。在油源对比、成藏期次研究基础上,明确了断层—毯砂输导性能,建立了盆缘远离油源地区“侧源供烃、断层垂向输导、毯砂横向输导、毯缘聚集”的油气成藏及富集模式。以此认识成功指导了钻探部署,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商业发现,效果明显。
    刘云生, 罗劲, 黄华, 彭伟, 刘芷含, 陈金荣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滩坝成因及控制因素
    2016, 21(3):  92-98.  摘要 ( 750 )   HTML   PDF (4443KB) ( 13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岩心、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该时期滩坝砂体表现为多期发育、纵向叠置、横向迁移、连片分布的沉积特点,具有湖浪成因、环流成因和盐湖密度流成因等3种成因模式,滩坝砂体沉积受控于古基准面旋回、古地貌和古水动力等3类因素。
    吴群, 余文端, 骆卫峰, 臧素华, 昝灵, 吴伟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岩性油藏勘探成果及启示
    2016, 21(3):  99-107.  摘要 ( 1218 )   HTML   PDF (3984KB) ( 1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是典型的小型断陷盆地,该凹陷经过多年的勘探,丰度较高且未被发现的构造油气藏越来越少,而规模较大、丰度相对较低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较大。“十二五”期间,通过解放思想,转变勘探思路,夯实基础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等新技术、新方法,溱潼凹陷发现储量大幅增长,其中岩性油藏占比较高,先后发现西部斜坡带帅垛—陈家舍地区戴一段超覆尖灭型岩性油藏,俞垛—华庄、帅垛地区阜三段两个千万吨级构造—岩性油藏,并在与火山岩相关的岩性油藏勘探中发现了良好苗头。研究认为,戴一段岩性油藏相控圈闭是基础,断层—砂体输导体系是关键,保存条件是核心;阜三段构造—岩性油藏具有近源富集、相带控藏、断裂输导的“三元”控制成藏规律,对下一步勘探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十二五”期间溱潼凹陷岩性油藏丰富的勘探成果表明,该区戴一段、阜三段以及与火山岩相关岩性油藏仍是今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
    王生朗, 史朋, 张放东, 齐仁理
    查干凹陷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发现
    2016, 21(3):  108-115.  摘要 ( 688 )   HTML   PDF (4535KB) ( 1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查干凹陷是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勘探程度较高的凹陷之一,由于受火山岩和构造多期活动的影响,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同时凹陷储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寻找优质储量的难度相当大。通过对查干凹陷油气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烃源岩展布控制了油气分布,油气具有近源环洼分布的特点;凹陷的结构控制了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长期活动的断层提供了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有效储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具有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在这一认识指导下,查干凹陷发现了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5套含油层系,探明了吉祥、如意两个油田,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
    工程技术
    赵殿栋, 胡立新, 宋桂桥, 韩文功
    可控震源时变滑动扫描及低频能量补偿技术
    2016, 21(3):  116-123.  摘要 ( 834 )   HTML   PDF (12219KB) ( 4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可控震源安全、环保、频率和能量可控等作业特点,获得业界的广泛重视和推广应用。给出了一种面向地质目标的可控震源优质、高效地震勘探技术方法,即可控震源时变滑动扫描(VSTS)方法和低频能量补偿的宽频勘探技术。针对勘探目的层埋深跨度大、地质构造和地表复杂勘探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以可控震源间特征噪声干扰水平、地表条件为依据,以目的层反射资料高质量成像为目的,合理设计可控震源作业面上的分布和工作方法,实现了可控震源优质、高效地震施工,在中国西部多个盆地复杂地质目标勘探中应用获得很好的资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