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荔青,刘池阳
中国东北油气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油气成藏特征
2004, 9(2):
20-25,1,2.
摘要
(
181 )
HTML
PDF (2506KB)
(
5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北部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一系列呈雁行排列的走滑拉分裂陷盆地,具有以下油气成藏特征:①继承性深断陷及多期叠加型断陷烃源岩厚度大、品质优、热演化充分,油气保存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度较高;②走滑拉分断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烃源条件由深断槽向两侧迅速变差,因此,高生烃丰度的深断槽控制油气富集;③发育控凹走滑断裂带、深洼槽周边、斜坡区坡折带、断陷周边隆起带等四类复式油气聚集带;④由于构造分割性强,沉积体系规模小,油气资源丰度中等—较低,使其发育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油气田;⑤由于热演化程度差异大,母岩类型多样,加之多期多次成藏,油藏、油气藏、气藏常共存;⑥由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后,又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从而发生了多期多次成藏,由于各区块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使各区块原生、次生油气藏比例存在明显差异。据此认为,今后只要根据该区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开展区块和目的层优选和针对性勘探,还将有较大的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