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4年 第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4-15
    贾承造
    跨进新世纪
    2004, 9(2):  1-1.  摘要 ( 98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志立,李景明,李小军,刘树根,孙玮
    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分析
    2004, 9(2):  1-11,1.  摘要 ( 16 )   HTML   PDF (6363KB) ( 3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前陆盆地勘探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选区之一。作者在20 多年来研究中国板块和大陆构造演化的角度,结合近10年来前人研究成果,从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中国前陆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并与国外前陆盆地对比,从而提出“中国型前陆盆地”名称的建议;它在烃源岩类型、盆地结构中的含油气性和成藏期次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综合分析了中国前陆盆地成藏条件,依据烃源层多少、稳定大陆边缘海相烃源层保存条件、盆地变形期早晚、盆地规模大小和勘探现状等因素,把中国15个前陆盆地含油气远景分为有利、较有利和有远景三类,供勘探决策者参考,并提出中国前陆盆地研究中存在 5 个关键问题。
    龚再升
    中国近海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
    2004, 9(2):  12-19,1.  摘要 ( 201 )   HTML   PDF (7519KB)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新世末至今是中国近海第三纪盆地裂后热沉降最活跃的时期,伴随着裂后构造再活动,断裂活动也十分活跃。断裂是这一时期新构造运动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5.3Ma以来)的断裂活动称为晚期断裂活动。中国近海各盆地这期断裂活动的特征、分布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盆地,不同的构造单元也有很大差别。但无论是渤海、东海、南海北部各盆地,这一期断裂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常伴随控坳(凹)的基底断裂、区域性的同沉积断裂的继承性活动或复活性活动而伴生;这期断裂数量多,规模小,呈羽状排列;基本上均以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为主展布。这期断裂活跃的区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晚期成藏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它形成和改造了一批晚期圈闭,构成了油气运移输导系统,调整和控制了该区的油气最终成藏和油气田的定型分布。研究这一时期断裂活动的发育、分布特征,对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荔青,刘池阳
    中国东北油气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油气成藏特征
    2004, 9(2):  20-25,1,2.  摘要 ( 131 )   HTML   PDF (2506KB) ( 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北部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一系列呈雁行排列的走滑拉分裂陷盆地,具有以下油气成藏特征:①继承性深断陷及多期叠加型断陷烃源岩厚度大、品质优、热演化充分,油气保存条件好,油气资源丰度较高;②走滑拉分断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烃源条件由深断槽向两侧迅速变差,因此,高生烃丰度的深断槽控制油气富集;③发育控凹走滑断裂带、深洼槽周边、斜坡区坡折带、断陷周边隆起带等四类复式油气聚集带;④由于构造分割性强,沉积体系规模小,油气资源丰度中等—较低,使其发育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油气田;⑤由于热演化程度差异大,母岩类型多样,加之多期多次成藏,油藏、油气藏、气藏常共存;⑥由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后,又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从而发生了多期多次成藏,由于各区块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使各区块原生、次生油气藏比例存在明显差异。据此认为,今后只要根据该区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开展区块和目的层优选和针对性勘探,还将有较大的储量增长。
    常德双,卢刚臣,孔凡东,李廷辉,丁学垠,陈洪涛
    大港探区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勘探浅析
    2004, 9(2):  26-32,2.  摘要 ( 167 )   HTML   PDF (4782KB) ( 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蔽油气藏勘探在大港油田油气勘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对该油田隐蔽油气藏中较为特殊的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从储层的形成机理到最终的成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浅水滩、坝沉积学特征和湖泊浅水滩、坝油气藏类型及勘探实例介绍、勘探方法研究、勘探前景分析等。通过分析明确了该类油气藏成藏关键条件及分布的构造部位,为该类油气藏的寻找提供了理论依据。
    邓运华
    张—扭断裂与油气运移分析——以渤海油区为例
    2004, 9(2):  33-37,2.  摘要 ( 115 )   HTML   PDF (3317KB) ( 2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运移是油气成藏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油气地质学中最难研究的一个课题,是油气勘探中最难预测的一个因素。渤海油区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不能生油,其圈闭中聚集的油气来自2000?5000m之下的下第三系烃源岩,因此油气运移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断层是渤海油区主要的运移通道,经过十几年的理论与勘探实践的探索,认识到继承性发育的大断层可作为大—中型油田形成的运移通道,晚期活动的小断层运移能力有限,直立的走滑断层运移能力较差,地层—断层的产状配置控制了油气的聚集部位,凹陷内上第三系油田绝大多数分布在大断层的下降盘。
    魏国齐,杨威,吴世祥,张林,金惠,沈珏红
    川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预测和有利勘探区带优选
    2004, 9(2):  38-43,2.  摘要 ( 139 )   HTML   PDF (4608KB)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川北飞仙关组划分为 5 个层序、10 个体系域,并建立了研究区飞仙关组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展布研究,发现川北飞仙关组台缘鲕滩分布面积达30000km2左右,呈三个条带分布,其中两个由开江—梁平海槽控制,一个由鄂西—城口海槽控制。通过综合分析,优选了5个有利勘探区带:温泉井—金珠坪、铁山—黄泥堂、沙沱—马槽坝、仪陇—营山、江油—广元,其中温泉井—金珠坪、铁山—黄泥堂是勘探较为成熟的区带,应是进一步勘探的重点;沙沱—马槽坝、仪陇—营山、江油—广元三个区带的勘探和研究程度低,应加强综合地质研究,寻找有利圈闭进行钻探,力争早日突破。
    郑德文,张君峰,苏建杰
    新增探明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研究
    2004, 9(2):  44-48,3.  摘要 ( 73 )   HTML   PDF (2306KB) ( 3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田储量是勘探开发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油公司的核心资产。根据勘探、开发各个阶段对油(气)藏的认识程度,可将油(气)藏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三级。而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研究是油公司制定合理增加储量与产量、勘探与开发战略的基础。笔者认为,在已获取地质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可以对未来发生的态势进行理性的推测和估计,对某油公司连续5年新增探明储量来源、控制预测储量升级转化、新增探明储量预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果。该方法可供勘探开发、部署决策部门参考。
    索孝东,于登跃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在大宛齐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2004, 9(2):  49-53,3.  摘要 ( 91 )   HTML   PDF (4063KB) ( 4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高密度采样,将以壤中游离烃油气直接检测技术和土壤吸附烃热释偏提取技术相结合的地表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大宛齐浅层油气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应用现代石油地质理论——成油体系分析的新思路,结合地震构造对化探异常进行综合油气预测,使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油田产量迅速上升,揭示了这一方法技术在浅层油气田勘探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抗
    中国油气海外发展战略中的基础研究
    2004, 9(2):  54-58,3.  摘要 ( 49 )   HTML   PDF (2249KB) ( 4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油气的开拓中首先面对的是具体项目的可行性,但从战略上看也必须加强基础性研究。对于后者,世界石油地质和资源、中国的地缘油气特点和国际石油市场是三个重要的方面。从地缘油气看,中东、东北亚、东南亚—澳洲是位于前列的重点地区。我们应把海外开拓的运作融于国际市场中,在竞争和合作中壮大实力,保障对国际油气资源的利用。
    本刊编辑部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研讨会在京圆满召开
    2004, 9(2):  58-58.  摘要 ( 91 )   HTML   PDF (1047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陈智维,陈碧径
    用“点次”取代地震单位成本的“千米”与“平方千米”
    2004, 9(2):  59-66,3.  摘要 ( 138 )   HTML   PDF (2726KB) ( 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系统目前在地震成本的投资与成本对比方面,使用的千米与平方千米这个计价单位,反映不出单位长度或面积中数据点的多少及每个点接收数据次数的多少,即反映不出地震勘探的工程量。提出把地震勘探中数据点个数与每个点接收数据的次数称为地震工程的工程量,其计价单位为“点次”;讨论单位长度或面积中“点次”的计算、点次与单位造价变化的关系,以及具体工程中地震工程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