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6-15
    周海民
    南堡油田发现过程中的主导技术、典型事例与勘探启示
    2007, 12(3):  1-6.  摘要 ( 295 )   HTML   PDF (848KB) ( 7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工作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地下未知世界的过程,每一个油气田的发现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未发现的油田只不过是我们正在探索之中。我们要追求的是:一个油气田的发现能否更省时一些、更经
    王学军,郭玉新,杜振京,李爱民,赵乐强,郭瑾
    济阳坳陷石油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探方向
    2007, 12(3):  7-12,57,1.  摘要 ( 190 )   HTML   PDF (2590KB) ( 14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近年来石油勘探的新成果、石油地质理论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对济阳坳陷(包括滩海地区)有效烃源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聚油单元”为评价单元,应用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进行了石油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资源量及其可靠程度的勘探潜力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筛选出了东营凹陷北带、东营中央背斜带、惠民中央背斜带、车镇凹陷北带、渤南孤岛、埕岛地区等15个有利的油气勘探单元,结果得到了勘探实践的证实。
    林景晔,童英,王新江
    大庆长垣砂岩储层构造油藏油水界面控制因素研究
    2007, 12(3):  13-16,1.  摘要 ( 277 )   HTML   PDF (1372KB) ( 12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庆长垣构造上的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藏是砂岩储层背斜构造油藏,油藏东、西两翼的油水界面深度不一致,过去有水动力及地应力等许多种地质成因解释。利用构造油气成藏重力分异的物理学原理,根据毛管力与浮力平衡理论推导出能够刻画油水界面分布规律的毛—浮方程,指出油藏内任意位置的油水界面深度是由该处储层的孔隙结构,即由排替压力所对应的孔隙半径(rd)大小决定的。rd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由于储层非均质(岩性因素)存在,一般背斜构造油藏的油水过渡带(段)表面(油水界面)是波状起伏、厚度有变化的锥柱形。
    鲁卫华,牛嘉玉,冯有良,陈振岩,谷团,李秋芬,鞠俊成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2007, 12(3):  17-21,1.  摘要 ( 270 )   HTML   PDF (1822KB) ( 9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条件十分优越,形成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该区烃源岩生烃期、排烃期与圈闭形成期配置合理,具备形成多层位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条件。主要发育地层、岩性和复合等隐蔽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为:纵向上,主要储盖组合类型控制了隐蔽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受凹陷地质结构控制,不同构造位置发育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认为同沉积断裂带之下的有利储层发育带,即陡坡和缓坡坡洼过渡带是该区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
    尹崇军,曾佐勋,潘良云,孙庭斌
    酒泉盆地南缘老君庙构造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2007, 12(3):  22-27,1.  摘要 ( 373 )   HTML   PDF (2607KB) ( 1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君庙构造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老君庙油田所处的构造带,位于酒泉盆地南缘新生代前陆冲断带,叠置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南部隆起和石大凹陷之上。综合地震、非地震及地面露头资料研究分析后认为,老君庙构造带经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两期构造演化;在剖面上具有多层冲断席推覆叠置的结构特征;由于发育多条北北东向的调节断层,平面上的构造变形具有东西分段的结构特征,并具有西弱东强的变形趋势。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其勘探目的层主要为古近系白杨河组间泉子段河流相砂岩层,油气主要来自青南次凹下白垩统烃源岩。通过对构造区块的剖析及对相应区带与圈闭的评价,指出134断块、庙西断块、庙西背斜以及中盘逆冲断片为下步油气勘探方向。
    吴炳伟,张巨星
    麻阳盆地古生界勘探潜力分析
    2007, 12(3):  28-32,1,2.  摘要 ( 433 )   HT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麻阳盆地是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对外登记的第一个新区块。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从地层、沉积、储层、生油岩特征入手,综合评价了麻阳盆地石油地质条件。明确了下寒武统海相黑色泥页岩和二叠系碳酸盐岩为烃源岩,前者为气源岩,后者为油源岩;二叠系生屑灰岩和生物礁为最有利的储层。指出二叠系自生自储的组合方式是目前研究区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初步估算麻阳盆地油气资源量为4.2×108t,有一定勘探潜力。提出位于盆地东侧的二叠系分布区是有利勘探地区,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史松群,张盟勃,程思检,甘利灯,高利东
    苏里格气田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2007, 12(3):  33-42,2.  摘要 ( 244 )   HTML   PDF (7153KB) ( 4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里格气田是迄今为止中国陆上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该气田的主要含气目标层系内,有效储层(气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钻井风险很大。从有效储层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出发,论证了有效储层地震预测的思路和可行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数字地震野外资料采集方法。在资料处理中,强调对叠前道集动力学特征的保持性处理,获得了可用于叠前反演输入的高品质CDP道集。在此基础上,利用叠前反演和AVO分析预测天然气有效储层。2006年在苏里格气田100km2的范围内,通过全数字地震的配套技术,共提供开发井位30口,钻探评价结果显示,钻井成功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0%,气层钻遇率达到100%,极大地提高了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张玮,蔡加铭
    塔里木盆地塔中沙漠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效果
    2007, 12(3):  43-47,2.  摘要 ( 255 )   HTML   PDF (2878KB) ( 9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沙漠区地表被北东—南西向条带状沙层所覆盖,地形起伏剧烈,松散沙层厚度变化巨大,给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联合攻关,从地震波激发能量下传和反射波接收的研究入手,实现了全部潜水面以下激发,因地制宜、避高就低埋置检波器优化观测系统;针对该区石炭系和志留系低幅度构造、薄储层圈闭难以落实,奥陶系内幕地震资料反射波能量弱、信噪比低、叠加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沙丘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分析和补偿技术、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多域迭代静校正技术、精细速度场模型确立和偏移成像等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塔中沙漠区地震资料的品质,使中深层的石炭系、志留系、奥陶系对应的地震剖面主频从18~20Hz提高到36~40Hz;形成了塔中沙漠区油气勘探技术系列,精细刻画了塔中Ⅰ号带,锁定了油气勘探目标,推动了台盆区油气勘探再掀新高潮。
    吴文熙,梁春燕
    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静校正在吐哈盆地的应用
    2007, 12(3):  48-51,2.  摘要 ( 315 )   HTML   PDF (1758KB) ( 11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吐哈盆地地震勘探工作多是在山地、山前带、沙漠、沟壑纵深区等低降速带变化大的复杂地区进行,静校正问题成为制约勘探成效的瓶颈问题。在研究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吐哈盆地的实际应用效果时发现,基于初至波表层模型的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法主要通过拾取地震初至波的到达时,依据初至信息或其他约束信息,建立初始模型、正演与实际初至时间相匹配的静校正模型,提高了静校正计算的精度,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刘海波,全海燕,陈浩林,刘军,刘原英
    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综述
    2007, 12(3):  52-57,2,3.  摘要 ( 317 )   HTML   PDF (2328KB) ( 1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海上多波多分量的概念入手,论述较成熟的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采集系统——四分量海底电缆(简称4COBC)采集系统,主要包括:记录子系统、震源子系统、电缆子系统、声学子系统、综合导航子系统和质控子系统。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外北海地区Alba油田和国内中海油在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的勘探中。Alba油田由纵波和横波的联合地震反演提高了对储层特性的认识,降低了不确定性并得到了改进的模型模拟,近期还增加了(100~200)×106bbl的储量(油当量)。四分量地震在莺歌海盆地浅层气藏勘探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在中深层岩性和含气性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也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均较高。通过对该技术关键设备的调研,对国内海上多波多分量采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窦伟坦,侯雨庭
    利用偶极声波测井进行储层压裂效果评价
    2007, 12(3):  58-63,3.  摘要 ( 247 )   HTML   PDF (5651KB) ( 10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地层进行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来提高油气产量,是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最常用的手段。压裂裂缝在储层的纵向上的延伸对试油气结果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于压裂裂缝的检测尚未形成有效的方法。偶极声波测井一般用于裸眼井测量来评价地层的各向异性、识别气层等。在分析偶极声波测井原理的基础上,将偶极声波测井在套管里进行测量,来检查压裂裂缝延伸高度,指导试油气结果的分析,在正确认识储层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技术是一项有效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同时也拓宽了测井资料在工程检测方面的应用。
    赵睿
    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集成应用的一种设想
    2007, 12(3):  64-68,3.  摘要 ( 403 )   HTML   PDF (1119KB) ( 12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用潜力,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对该两项技术的整合优势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将二者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无缝集成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以构建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和智能化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从基础数据集成、软件集成和应用集成等方面对相关问题做了讨论。
    郭元岭
    油气勘探工作运行质量评价方法初探
    2007, 12(3):  69-71,3.  摘要 ( 353 )   HTML   PDF (593KB) ( 7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以投资计划形式为主的勘探管理和评价方法不能完全反映油气勘探工作运行的特点,提出了“油气勘探工作运行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内容,认为应将油气勘探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强其运行质量的评价。通过对勘探生产各要素进行相互关联的全方位分析,包括工作进度及效果、地震、探井、储量等工作运行情况、探井工作量与储量增长的关系、当前工作对未来勘探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将有助于认清当前的勘探水平和工作重点,准确把握工作节奏以及未来发展能力和趋势等,对于提高勘探工作的分析水平和管理水平都会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洪国良,薛良清,孔丽萍,孔炜,杨福忠,余辉龙,杨敏
    印尼SP区块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目标评价
    2007, 12(3):  72-76,3.  摘要 ( 209 )   HTML   PDF (2890KB) ( 8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印尼SP区块西北部的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两套二级层序(即古近纪断陷层序和新近纪坳陷层序)和6套三级层序。古近纪断陷层序形成于盆地裂谷期,主要发育湖相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工区的西北部;新近纪坳陷层序形成于盆地的坳陷期,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沉降中心转移到工区的东南部。本区主要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断陷层序发育两套,坳陷层序发育一套。通过对地震资料和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对本区的勘探目标进行了优选。最新的钻探结果表明下部断陷层序取得了有意义的油气发现。
    童亨茂
    储层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在GBEIBE油田的应用
    2007, 12(3):  77-80,3.  摘要 ( 285 )   HTML   PDF (1422KB) ( 9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储层裂缝预测这一难题,在多个裂缝性油藏裂缝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裂缝成因解析的储层裂缝综合预测方法,即在利用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进行储层裂缝的构造解析、确定裂缝成因类型,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预测方法进行裂缝预测,再把不同成因类型裂缝的预测结果有机地综合起来加以应用,其中裂缝成因解析是储层裂缝综合预测的基础。将这一方法应用到西阿拉伯油区的GBEIBE油田,该油田主要发育横张裂缝、纵张裂缝、平面共轭剪裂缝,以及与断层相关的剪裂缝,分别采用曲率法、断裂强度定量分析法和应力场反演裂缝数值模拟预测方法来预测相应裂缝的分布,预测结果在GBEIBE油田的开发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