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15
    孟卫工, 陈振岩, 赵会民
    辽河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2010, 15(3):  1-7.  摘要 ( 489 )   HTML   PDF (1943KB) ( 9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河西部凹陷曙光—雷家地区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发育潜山油气藏和古近系特殊岩性体油气藏。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隐蔽油气藏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隐蔽油气藏主要受构造—沉积环境、有效烃源岩、断层、不整合及砂体输导层等几个因素控制,其中构造—沉积环境控制了潜山和特殊岩性体的形成。平面上隐蔽油气藏围绕生烃洼陷展布,纵向上沿断层或不整合面分布;主要生储盖组合决定隐蔽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在洼陷带、斜坡带和凸起带这3个不同构造区带,发育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不同。
    门相勇, 李雪峰, 李明
    松辽外围东部盆地群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前景
    2010, 15(3):  7-10,6.  摘要 ( 252 )   HTML   PDF (1402KB) ( 13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外围东部盆地群勘探程度低且不均衡,地质条件复杂,但具有较好的资源基础。依据各盆地地层发育和构造演化特征的不同,将该区盆地分为继承型和残余型两大类,并指出受大型走滑断裂带及主要隆起的控制,盆地分布具有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主要盆地的生油、储集及成藏条件,明确了继承型盆地具有相对有利的勘探前景。最后提出了"重视继承、加强前期、深化综合"的工作建议,指出勘探程度较低的继承型盆地深层勘探应引起重视。
    宋永东, 戴俊生, 任文博, 张效功
    饶阳凹陷南马庄地区构造坡折带类型及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2010, 15(3):  11-16,6.  摘要 ( 401 )   HTML   PDF (2139KB) ( 9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构造坡折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资料、测井资料的综合应用,对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南马庄构造坡折带类型,以及与砂砾岩体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构造坡折带与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系。研究表明,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及组合样式,南马庄构造坡折带可分为梳状构造坡折带、帚状构造坡折带和阶梯状构造坡折带3类。不同的构造坡折带具有不同的发育特征,并且对砂砾岩体的控制作用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构造坡折带主干断裂及物源方向控制着砂体发育的位置,构造坡折带之下砂体明显加厚,砂体的展布方向受控于构造坡折带断裂的走向。构造坡折带容易形成岩性或断层—岩性等岩性油气藏圈闭,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区带。
    王月华, 李勇, 王利刚, 孙玉善, 张现军, 曾昌民
    塔里木盆地群6井泥盆系东河塘组下段砂岩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影响因素
    2010, 15(3):  17-21,6.  摘要 ( 351 )   HTML   PDF (2385KB) ( 9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6井泥盆系东河塘组下段砂岩主要为极细砂质细粒、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砂岩成熟度较高,总体为一套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厚度大,但非均质性强。根据岩心和镜下对纹层的目估,砂岩中致密和较致密的纹层密度最多达100个/m以上。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因素除了压实作用、溶蚀作用之外,储层微沉积构造发育、白云石(铁白云石)胶结及重质沥青充填都使储层非均质性增强、渗透率降低,油气的流动性变差。东河塘组下段砂岩从上至下沥青在孔隙中的分布明显减少,非均质层也明显减少,中下部较均匀的块状砂岩是有利储层。
    张丽娟, 朱国华, 魏燕萍, 程明
    乌什凹陷神木1井白垩系储层微观特征
    2010, 15(3):  22-24,29,6.  摘要 ( 399 )   HTML   PDF (2343KB) ( 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什凹陷神木1井白垩系舒善河组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河道的岩屑细砂岩、含砾岩屑砂岩、砂砾岩,岩心及测井平均孔隙度约为9%,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镜下分析发现,神木1井白垩系5118.8~5143.05m井段还存在薄层石英(质)砂(砾)岩,并且在5108.05~5117.83m井段碳酸盐岩岩屑颗粒含量高。总体上,舒善河组孔隙不发育,以粒间孔为主,粗岩性中发育压碎缝及构造缝,对神木1井产能贡献较大。
    杜玉斌, 于波, 胡浩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攻关与效果
    2010, 15(3):  25-29,6,7.  摘要 ( 314 )   HTML   PDF (2847KB) ( 7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来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较薄黄土山地地区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开展了地震勘探,采用了沟中弯线和黄土山地直测线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效果。为了更进一步刻画砂体分布,预测有效储层,落实有效的岩性地层圈闭,2007年和2008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山区开展了全数字地震攻关试验。一是以小道距、长排列、高密度、高覆盖、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的地震采集技术;二是以高保真、高信噪比、保持动力学特征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三是以高精度地层层序为指导,叠前、叠后地震属性分析与储层预测技术。3项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为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郑莉, 何兰芳, 聂桂萍, 刘泽彬, 郝淑娟, 罗召兵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CEMP资料的电性响应分析
    2010, 15(3):  30-32,37,7.  摘要 ( 365 )   HTML   PDF (1580KB) ( 7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层岩石的电性特征是开展电法勘探和资料处理解释工作的基础,引起电性异常的物性参数主要是与地层岩石电阻率分布的大小有关。在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区的连续电磁剖面法(CEMP)资料时,发现使用相同的电性组合特征追踪三叠系和二叠系时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测区及周边的多口电测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三叠系和二叠系在不同地区的电性组合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套地层组合在东、西部地区表现为不同的电性组合特征,即在东部地区,三叠系的电阻率高于二叠系的电阻率;而在西部地区,三叠系的电阻率低于二叠系的电阻率。按照这一规律重新解释的CEMP剖面更为客观合理,解释结果符合油田地质学家的推测,并依据CEMP成果部署了地震勘探。
    陈可洋
    基于交错网格的纵横波波场分离数值模拟方法
    2010, 15(3):  33-37,7.  摘要 ( 325 )   HTML   PDF (2584KB) ( 13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混合波场中纯纵波和纯横波波场的传播规律,常采用算子分裂方法构造等效的一阶双曲型弹性波动方程,实现弹性波波场分离数值模拟,这不但增加了计算量和额外的计算时间,而且还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交错网格的二阶弹性波动方程波场分离数值模拟的快速实现方法,对层状介质模型和固液界面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并根据交错网格的特点计算出相应的纯纵波(散度场)和纯横波(旋度场),从而克服了上述困难。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混合波场中准确地分离出纯纵波和纯横波波场,计算精度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指出波场分离数值模拟方法不适用于固液界面等情况。
    闫玉魁, 杨斌, 何维国, 庄维礼, 陈实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综合评价与改造技术
    2010, 15(3):  38-44,7.  摘要 ( 275 )   HTML   PDF (2921KB) ( 11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加快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勘探进程,促进储量升级动用,针对火山岩储层识别、油气水层评价困难及储层非均质性强,自然产能较低等技术难题,积极组织技术攻关。综合应用气测、定量荧光、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及ECS化学元素俘获测井、FMI成像测井技术,有效解决了火山岩综合评价难题。开展火山岩优质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研究,准确描绘出优质储层分布范围。应用开展火山岩储层增产措施优化,研究出乳化压裂液体系,与强水敏的火山岩风化带储层有很好的配伍性,压裂增产效果良好。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石炭系勘探成果进一步扩大,两年石炭系卡拉岗组三级储层超过亿吨,形成了快速上产的优质储量区块。
    申文静
    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油气运聚单元
    2010, 15(3):  45-50,7.  摘要 ( 404 )   HTML   PDF (4610KB) ( 7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划分和评价了渤海湾盆地北部某凹陷的油气运聚单元。渤海湾盆地研究区共划分为深、浅两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并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排烃、储集、运聚和保存4个方面对该凹陷两个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油气运聚单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浅层成藏系统中的5号运聚单元成藏条件最好;深层成藏系统中的5号运聚单元成藏条件最好,2号、3号运聚单元次之。
    许春花, 赵冠军, 龙胜祥, 陈纯芳, 李辛子, 叶欣, 颉保亮
    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新技术分析
    2010, 15(3):  51-54,72,7,8.  摘要 ( 379 )   HTML   PDF (1454KB) ( 10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我国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是煤层储层条件和开发技术,可以通过改善钻完井技术和增产技术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分析了常用钻完井技术、压裂技术和注气技术存在的一些缺点,认为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技术兼有完井和增产的作用,可以大幅度增加单井的产能;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能够改善储层导流能力并保护煤储层,减小对煤储层造成水敏性污染,降低成本;通过注气前、后的瓦斯浓度及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有明显的效果。
    张厚和, 陈蓉
    海上油气成藏区带勘探经济评价新方法
    2010, 15(3):  55-58,8.  摘要 ( 264 )   HTML   PDF (1567KB) ( 8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成藏区带勘探经济评价是上市石油公司资源评价与勘探规划决策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制定勘探部署和编制中长期勘探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针对海上油气成藏区带的主要风险因素及资源分布特征,结合海上油气田开发模式和工程方式,提出了海上成藏区带经济评价的新方法,即勘探开发全过程动态模拟法,并建立了新模型和评价系统。重点介绍了其评价思路、主要步骤和技术特点,实例表明该模型应用效果良好。
    姜培海, 肖志波, 马学立, 赵红岩, 王思聪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风险管理与控制及投资评价方法
    2010, 15(3):  59-66,8.  摘要 ( 452 )   HTML   PDF (4268KB) ( 15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国内尚未系统开展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以及相关评价工作,而且不同于国内勘探开发可以借鉴历史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需要对资源国进行全方位了解,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地质和非地质工种协同进行严密、严格的可行性研究。不但要严格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而且需要认真评价石油商业风险、社会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竞争性风险。在风险识别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管理与控制及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风险评价与项目优选流程。提出评价本身就存在风险,需要克服诱惑、过度自信、过分保守等7种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投资环境评价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既能把握风险投资时机,又可以获得商业发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风险因子投资评价概念与方法。
    王俊玲, 史丹妮, 刘志强, 霍红
    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2010, 15(3):  67-72,8.  摘要 ( 426 )   HTML   PDF (2234KB) ( 8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对于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的投资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不同的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条件及风险的差异,针对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特点,探讨了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原则,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项目地质特征及勘探程度的地质风险定量评价新方法,并建立了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地质风险评价参数体系及赋值标准体系,为海外在实施油气勘探项目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适用的新方法。
    李浩武, 童晓光
    北极地区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
    2010, 15(3):  73-82,8.  摘要 ( 547 )   HTML   PDF (3415KB) ( 22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极地区面积巨大,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地质和构造演化情况复杂,总体勘探程度较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评价显示北极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文德纪贝加尔(Baikalian)、晚泥盆纪埃尔斯米尔(Ellesmerian)和中白垩世布鲁克(Brookian)造山运动是东北冰洋地区古生代地层和变形历史中的3次主要构造事件。总体来讲,包括巴伦支海及西伯利亚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三叠纪至侏罗纪表现出区域沉降的特征,这期间北极地区沉积了主要的烃源岩和储层。古近纪—新近纪的陆内变形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北大西洋的张裂对北极地区的圈闭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海域基本上还是前沿地区,白垩系上阿普特阶至赛诺曼阶波库尔Pokur组是最有潜力的层段,还有一些未钻的、巨大的背斜干气藏,同时存在寻找大规模岩性油气藏的潜力。中—下侏罗统大型气田是将来重要的潜在勘探目标之一。东巴伦支海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勘探潜力主要在于侏罗系未钻和部分勘探的反转背斜上,寻找储量巨大、构造简单的、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气藏及凝析油藏的几率并不是很大。东格陵兰裂谷盆地储层和烃源岩发育层段多,寻找断块圈闭的机会巨大。技术进步、气候变暖和资源所在地区的政治无争议性,为北极地区油气开采提供了机遇;但油价的多变性、地质上的不确定性和生态的脆弱性是北极地区油气有效开发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