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潘建国, 李劲松, 王宏斌, 李闯, 丰超, 周俊峰.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156-166. |
[2] |
刘子雄, 陈玲. 四维影像裂缝监测技术在致密气砂体展布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815-821. |
[3] |
李晓光, 刘兴周, 李金鹏, 田志. 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沙四段湖相页岩油综合评价及勘探实践[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5): 636-648. |
[4] |
周心怀, 高顺莉, 高伟中, 李宁.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海陆过渡型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2): 153-164. |
[5] |
曾庆鲁, 王力宝, 王朝锋, 王俊鹏, 王平, 张先龙, 赵继龙.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规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1): 95-104. |
[6] |
王平, 潘文庆, 李世银, 关宝珠, 熊昶, 陈雷. 塔中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水平井轨迹优化技术及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1): 123-128. |
[7] |
张宏国, 王昕, 官大勇, 刘朋波. 渤海海域蓬莱9-A油田输导脊研究及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4): 51-57. |
[8] |
白玉湖. 不确定性致密气产能预测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4): 107-113. |
[9] |
周阳, 秦军, 华美瑞, 周晓舟, 徐辰, 李思远, 巴忠臣. 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153井区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4): 114-122. |
[10] |
杨向同, 滕起, 张杨, 于银华, 李伟, 冯觉勇, 郑子君, 王振兰, 高欣鑫, 董健毅. 地质工程一体化支撑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压后评估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2): 104-116. |
[11] |
钟家良, 吕俏凤, 高弘毅, 张贺举, 高云龙, 王锋, 杨虎. 元素含量反演储层预测新技术——以莺歌海盆地某高温高压气田应用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6): 101-111. |
[12] |
康海亮, 林畅松, 张宗和, 刘晓. 南堡凹陷1号构造源上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3): 49-55. |
[13] |
乌洪翠. 灰质背景下基于敏感曲线的储层预测方法——以孤北洼陷沙三中亚段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3): 56-62. |
[14] |
杨向同, 郑子君, 张杨, 于银华, 冯觉勇, 王振兰, 滕起, 董健毅. 地质工程一体化在应力敏感型致密储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以库车西部某区块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1): 61-74. |
[15] |
李超, 韩雪芳, 胡勇, 周军良, 闫涛. 浅水三角洲相多期窄河道砂体结构研究——以渤海海域渤中25-1南油田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4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