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齐荣, 何发岐, 王付斌, 贾会冲, 王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探1井上古生界勘探突破及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3): 68-78. |
[2] |
张锐锋, 何海清, 陈树光, 李国欣, 刘喜恒, 郭绪杰, 王少春, 范土芝, 王会来, 刘静, 曹兰柱.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石油地质新认识与重大发现[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6): 1-12. |
[3] |
陈经覃, 康洪全, 范洪耀, 冯鑫.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区带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4): 95-104. |
[4] |
代春萌, 曾庆才, 李波, 徐淑娟, 李璇, 杨亚迪.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石炭系古火山机构地震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39-749. |
[5] |
李成海, 田建章, 金芳, 高园, 李晓燕, 卢永合, 赵铁东, 陈源裕, 王标. 饶阳凹陷河间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81-790. |
[6] |
章雨, 李江海, 杨梦莲, 潘相茹, 陶崇智.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分段性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6): 799-806. |
[7] |
李谨, 王超, 李剑, 马卫, 张海祖, 卢玉红, 李德江, 刘满仓. 库车坳陷北部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与勘探方向[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485-497. |
[8] |
赵弟江, 郭永华, 乔柱, 陈心路, 孔栓栓. 高精度油气运移模拟技术在渤中19-6 油气田及围区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4): 520-531. |
[9] |
张蔚, 刘成林, 张道勇, 朱杰, 吴晓智, 洪唯宇, 黎彬, 柳永军. 油气运聚系数统计模型建立及其在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 24(1): 115-122. |
[10] |
杨东升, 赵志刚, 杨海长, 曾清波, 纪沫, 黄萱. 南海北部超深水区兴宁—靖海凹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5): 28-36. |
[11] |
张厚和, 刘鹏, 廖宗宝, 赫栓柱, 徐庆梅, 朱筱敏, 漆家福, 杨明慧. 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1): 62-70. |
[12] |
杨海长, 陈莹, 纪沫, 韩银学, 王龙颖, 黄萱.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差异性与油气勘探意义[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6): 59-68. |
[13] |
张厚和, 刘鹏, 廖宗宝, 赫栓柱, 朱筱敏. 南沙海域北康盆地油气勘探潜力[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3): 40-48. |
[14] |
崔海峰, 田雷, 刘军, 张年春. 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油气成藏模式[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34-42. |
[15] |
袭著纲, 胡孝林, 方勇, 尹新义, 杜宏宇. 印度尼西亚北塞兰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9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