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顺, 丁超, 曲建山, 郭兰, 万永平, 朱晴, 王保军. 延长油区探明未动用地质储量开发动用对策[J]. 中国石油勘探, 2021, 26(2): 85-91. |
[2] |
潘建国, 李劲松, 王宏斌, 李闯, 丰超, 周俊峰.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3): 156-166. |
[3] |
万绪新, 谢广龙, 丁余刚. 胜利油田难动用石油储量地质工程一体化探索[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2): 43-50. |
[4] |
舒红林, 王利芝, 尹开贵, 李庆飞, 张卓, 罗瑀峰. 地质工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页岩气藏地质建模[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2): 84-95. |
[5] |
冯张斌, 马福建, 陈波, 李德胜, 常波涛, 冷先刚, 柴慧强, 吴凯, 杨永兴, 王永康, 黄勇杰, 丁黎, 李治君, 卢庆治, 潘元炜, 胡中, 付在荣, 王维. 鄂尔多斯盆地长7 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针对科学布井和高效钻井[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 25(2): 155-168. |
[6] |
崔名喆, 张建民, 吴春新, 陈存良, 袁勋. 渤海油田低渗透油藏黏性指进特性分析[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5): 94-99. |
[7] |
周阳, 秦军, 华美瑞, 周晓舟, 徐辰, 李思远, 巴忠臣. 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153井区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4): 114-122. |
[8] |
许建国, 赵晨旭, 宣高亮, 何定凯. 地质工程一体化新内涵在低渗透油田的实践——以新立油田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8, 23(2): 37-42. |
[9] |
郝世彦, 李伟峰, 郭春芬. 超低渗浅层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突破[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5): 15-20. |
[10] |
刘江丽, 徐美茹, 吕学菊, 李昌. 地震约束鲕粒滩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J]. 中国石油勘探, 2017, 22(3): 63-70. |
[11] |
何永宏, 杨 孝, 王秀娟, 钟张起, 侯读杰.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低渗透储层流体识别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6): 110-115. |
[12] |
李志学, 陈健, 张侃. 低渗透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关键评价指标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5): 11-18. |
[13] |
段昕婷, 陈义国, 贺永红, 史鹏, 吴凤, 杨超. 电导率异常检测裂缝识别方法与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层低渗透砂岩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1): 89-94. |
[14] |
任殿星 周久宁 田昌炳 李保柱 许磊 秦勇 侯博刚 严耀祖 李兴彦. 复杂逆断块油藏地质建模及其数值模拟网格粗化的一种解决方案——以英东一号油藏为例[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6): 29-38. |
[15] |
李国会, 袁敬一, 罗浩渝, 杨鹏飞, 李 阳.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量化雕刻技术[J]. 中国石油勘探, 2015, 20(4): 24-29. |